观察:接连出现坏屏的东芝电视被讽“全球最烂” 海信收购策略再失算?

说起东芝电视,最早为中国消费者熟知还是在上个世纪末,东芝做CRT电视时代,被东芝火箭炮电视做的广告留下过印象。但在2000年后的液晶电视时代,东芝做液晶电视因为不像夏普有屏幕资源优势,其生产的东芝液晶电视屏幕使用韩国LG的屏幕和台湾友达的屏幕,国人认可的少。此后,东芝调整了产品线,主打科技含量更高的东芝笔记本电脑,东芝液晶电视就慢慢退出了国人的视线。此后一段时间,坊间传是TCL为东芝液晶电视代工生产。到了2017年,东芝电视已经不再辉煌,其在日本市场的份额不断地下滑。东芝当时还由于财务造假事件,负上了一大笔债。在2017年11月,被海信集团以129亿日元的价格收购东芝电视使用权40年。
最新销售情况显示,被海信收购后,在去年上半年,东芝电视在日本市场击败了夏普和索尼,成为2020年上半年日本电视市场的销售冠军。
但对于东芝电视销量超过夏普电视,日本媒体BCN分析认为是东芝电视的低价策略使然。今年3月第二周,东芝品牌的电视每英寸价格平均为1400日元,创史下新低,而夏普每英寸价格为1600日元左右。
国内彩电市场观察家则表示,海信收购东芝电视、购买夏普电视商标使用权后,都是打低价抢市场,质量恐今非昔比了。如今的东芝电视是海信生产,海信并没有液晶大屏资源,再加上打低价,其产品质量恐已离国人印象中的高端品质渐行渐远。这也是让国内消费者冲着东芝电视打出的高端字样购买,但使用后发现质量差强人意,从而发出“东芝电视,全球最烂的电视”的原因。
我国家电产业资深分析师庞亚辉则认为,海信收购东芝电视品牌使用权,美的收购东芝白电品牌使用权,更多的都是希望借势“东芝”品牌影响力来进一步盘活资产,通过OEM代工给东芝贴牌的方式扩大产能,拉升销量。但其实在中国本土市场,东芝、日立等外资品牌的品牌价值在连年递减,甚至已经与公众和消费者脱离得太远、太久了。自以为“很高端”或者定位为“高端”,试图“榨取”东芝已有的高知名度,其实很多消费者可能都不知道“东芝是谁”。“而品牌授权的年限限制(东芝授权海信使用40年),这些品牌使用方也无心培育品牌,毕竟最终还是人家的‘孩子’。”
“其实,对于中国企业这些持续的收购战略,还是一种‘传统’的做法,收了很多的品牌,无暇投入精力经营,甚至服务‘擦屁股’的能力都没有,然后进行雪藏或者再转手,这已经不鲜见了!”庞亚辉认为,与其“借势高端”,不如沉下心来,潜心经营,打磨一个属于自己的高端品牌,比如类似海尔的卡萨帝品牌,确实是一个很成功的案例。
据了解,海信集团还在2018年8月收购了有68年历史的斯洛文尼亚家电品牌Gorenje。旗下有Gorenje、ASKO等品牌。随后业界有观点认为,和如今强大的中国智造相比,外资家电品牌市场萎缩都加剧。gorenje家电技术落后,售价过高,品牌建设滞后,品牌并未实现快速引爆。海信“输血”扶持洋品牌的做法恐失算。(杜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