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门锁线上均价不到900元 千元以下占七成销量

洛图科技分析师对家电消费网表示,2024年的智能门锁市场均价便已跌破千元,到2025年更是进一步降至900元以下。2025年1-7月,该价位段的销量占比已达到70.1%,相比去年同期扩大了3.8个百分点。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四个方面。一、国补政策是直接原因。在国家“消费品以旧换新”的政策支持下,符合条件的单品最高可享受售价20%的补贴,不少千元产品的到手价发生掉档。
二、消费者观念和认识发生转变是根本原因。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接受智能门锁产品,只是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消费观也更趋理性和务实,价格在选购决策中的重要性显著增强:在满足基本功能需求的基础上,更倾向于选择价格适中的产品。随着智能门锁逐渐从“高端配置”转变为“家庭安防常用品”,其受众范围不断扩大至更多普通家庭,同时对应着,对价格的敏感程度也相应上升。
三、供应链技术成熟与成本降低是间接原因。中国智能锁产业链日益成熟,规模化生产有效降低了制造成本,使得终端企业能够通过优化供应链来寻找成品降价空间。关键技术如指纹识别和物联网通信的普及与量产,进一步降低了核心元器件的成本,为千元以下市场和产品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四、市场竞争的加剧是核心原因。其实,市场竞争与均价下跌、千元以下市场扩大是彼此成就、相辅相成的关系。厂商靠产品平价甚至价格战获客,而由于该价格段市场规模的扩大,又吸引了更多中小品牌的加入,也进一步提高了市场竞争的烈度。
洛图科技数据显示,在今年的前七个月,在主流电商平台上的千元以下市场中,在售品牌数为313家,其中新进入的品牌数占比竟高达21.4%。然而,在千元以下的智能门锁市场,由于头部品牌对其的重视以及自身的资源优势,市场集中度反而呈现了上升趋势。今年前7个月,在细分市场的TOP4品牌销量份额(CR4)增长至51.1%,同比增长了9.7个百分点
此外,2025年1-7月,在千元以下的线上市场,基础款的销量比重超过了60%。其中中小品牌多采取“高配低价”策略,在千元以下产品上引入如静脉识别或3D人脸识别等原本属于高端机型的配置,进一步拉高性价比。不过,有一些企业为控制成本,在材料选用、制造工艺及售后服务等方面有所保留,这不仅影响用户的实际体验与产品安全性,也可能制约行业长期的创新能力和良性发展。(石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