囤货潮让海尔冰箱成最大赢家:国人第一选择 全渠道销售第一

2022-05-16 14:16:05   来源:家电消费网   评论:0   [收藏]   [评论]
导读:  家电消费网5月16日讯 今年3月以来,广州、上海、北京等多地消费者开启了囤货模式,冰箱和冷柜成为国人最抢手的家电。那么,哪个品牌的冰箱、冷柜最受国人认可?来自奥维云网的监测数据显示,是海尔品牌。苏
  家电消费网5月16日讯     今年3月以来,广州、上海、北京等多地消费者开启了囤货模式,冰箱和冷柜成为国人最抢手的家电。那么,哪个品牌的冰箱、冷柜最受国人认可?来自奥维云网的监测数据显示,是海尔品牌。苏宁、京东等商家的共识是,海尔形成了品牌效应,消费者对海尔品牌认可度高。换个角度说,哪怕在当下特殊时期,海尔在制冷领域的地位也依然如同冰箱业的苹果手机,稳居第一。

  数据:线上线下冰箱冷柜销售猛增,海尔均居榜首

  囤货潮下,消费者对新鲜食品(包括蔬菜、水果、牛奶、肉类和冷冻产品)的需求激增,这极大促进了冷藏产品——冰箱的销售。同时,作为冰箱的储存补充,冷柜因其体积小、性价比高也成为消费者的新宠。

  京东平台的销售数据显示,从今年4月以来,大容量、超薄、除菌净味、分区存储等功能的冰箱受到更多消费者的青睐,家用冷柜、立式冷柜、冰吧成为更多家庭必备的“第二台冰箱”。

  “4月以来,冰箱、冷柜都销售火爆。冷柜方面,立式冷柜卖得最好。冰箱、冷柜销售第一名都是海尔。”据京东方面给出的5月13日-15日冷柜爆款榜单显示,销量最高的是海尔193升立式节能冷柜。

  ​苏宁、国美等线下渠道,在今年4月甚至出现了冰箱、冷柜一天的销量等于过去一个月销量的现象。当问及哪个品牌卖得最好时,商家的答复均是海尔。

  市场调研机构中怡康数据显示,海尔冰箱、冷柜尽管一直霸占销量第一,但销售仍在持续增长。今年第17周(4月18日-24日),海尔冰箱零售量同比增5.3%,零售额增19.9%。其中在多门501-550升产品段的份额占比是46.9%,同比增3%;在多门551-600升产品段的份额占比是75.5%,同比增4.6%;在多门601-650升产品段的份额占比是52.6%,同比增1.1%;在多门650升以上产品段的份额占比是78.9%,同比增33.4%。

  同期的4月18日-24日,海尔冷柜在160升、181-210升的份额占比为51.6%、48%,均为第一。特别是海尔立式冷柜份额为74.8%,零售增幅240%。

  调查:消费者对海尔认可度高,品牌效应凸显

  问及消费者为何首选海尔冰箱、海尔冷柜,苏宁慈云寺桥店长表示,囤货潮加速了冰箱和冷柜的升级和更换。在升级和更换时,消费者更加注重品牌和产品品质,希望买到更高端的和更可靠的商品。而在这方面,海尔冰箱的产品力更为领先。如在健康保鲜维度、底置恒温保鲜、零距离自由嵌入等原创科技的加持让海尔冰箱成为了消费者升级产品的首选。

  除了海尔冰箱的产品力,苏宁店长还认为“海尔销量最好是因为消费者对这个品牌认可度高,海尔知名度也高,有品牌效应。”店长举例说,“海尔销售第一,这种感觉,就仿佛手机品牌中的苹果和oppo一样,尽管两个品牌的手机性能看起来都不错,但是很多人更认可苹果品牌,会首选苹果手机。”

  观察:从份额第一到持续的高质量增长 海尔冰箱引领行业增长方向

  囤货潮让海尔冰箱成为最大赢家。不过,业内有看法认为,这只是疫情带来的突发销售态势,一旦疫情退去,冰箱行业或将回复到低速增长时代。然而,在海尔冰箱亮眼的成绩背后,实际是其布局高质量增长赛道的必然结果,这种增长态势也将长期延续。

  深耕冰箱行业30余载的海尔,早就洞察到我国消费已进入“健康生活方式升级”新阶段,高端、健康冰箱成为趋势,于是发力原创技术的高端健康保鲜冰箱。截至2022年前18周,在竞争日趋激烈的8K+高端主力价位段,海尔冰箱以46.4%的份额创下历史新高,同比增长7.3%;在14K+的超高端价位段海尔冰箱则出现了29.9%的高速增长。由此,海尔冰箱份额升至43.4%,同比增长2.4%。

  在布局高端的同时,海尔冰箱还扩充产能、布局场景,以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增长。4月29日,海尔智家发布“关于投资新建年产200万台大冰箱项目的公告”,将在青岛胶州市九龙工业区生产中高端的智能大冰箱。预计明年7月正式投产,提升高端竞争力,引领行业朝高端化、智能化、低碳化发展。

  此外,基于海尔冰箱构建的三翼鸟厨房半年内在全国开出177家门店,也为高端硬件的增长带来了强大拉动。在三翼鸟厨房体验店,用户体验到的是整套厨房场景。这使得消费者购买的不是海尔冰箱的单品,而是包括海尔冰箱在内的几万、十几万的场景大单。这就打破了外界对“冰箱增长没有上升空间”的担忧,也让中国“冰箱业的苹果”——海尔引领了行业增长方向。 (杜佳)

分享到:
责任编辑:zsz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