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兰仕梁惠强:突破智能家居发展瓶颈 实现“超越制造”
梁惠强表示,目前一些所谓的智能家电、智能电器是可以联网、联WIFI,可以做一些简单的操作,但是这些所谓的IOT产品不仅低效,而且不怎么智能,尤其是整个生态系统是完全碎片化。
“要解决这种碎片化的IOT智能家居的困局并非容易,格兰仕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在深圳和全球各地,跟不同的合作伙伴一起思考如何才能够更好地解决IOT、解决智能家居发展的几大难题”。梁惠强说,经过一年多的探索,格兰仕从硬件、软件和电力三个方面进行了突破。
第一,硬件。IOT的生态系统必须要有足够灵活性和可设计性的硬件。梁惠强抢到,这些硬件并不是指生产的外壳和罩,而是指从最原始、最底层的一块芯片到它周边的集成电路系统、外围的整体硬件设计。“在未来IOT的发展当中,最主要、最核心的一点不是其他的,而是芯片”。
梁惠强介绍, 在物联网时代,不能够以传统的电脑PC芯片或者智能手机的芯片为中心,而是要用一种新的技术架构。于是格兰仕和世界知名的半导体设计公司SiFive,Inc达成战略合作,联手研发就物联网家电产品设计一整套专用、可定制、可灵活设计、高性能、低成本的芯片。
“未来这些芯片会应用到格兰仕所生产的每一个产品中,微波炉、冰箱、烤箱、空调、洗衣机、小家电。不仅会适用于高端的智能产品,同时也会适用于低端的,涵盖的是全线家电产品。要把每一台从格兰仕出厂的产品都要用上新的IOT芯片,这个是我认为我们走向智能家居的第一个里程碑。”
梁惠强还强调指出,格兰仕和这SiFive合作,通过使用RISC-V技术架构,格兰仕可以把做软件的逻辑应用在做硬件上面,可以用一种敏捷、开发的逻辑快速研发适合我们产品专属应用场景的芯片,而不需要大费周章的把轮子重新再设计一遍。这是颠覆性的差别,也是英特尔等技术架构所没有的优势。 、
值得一提的是,RISC-V不只是支持简单的NCU,而且还可以应用在非常复杂的服务器上面,包括超级电脑,这为以后的发展空间储备了很大的优势。使用这种技术架构,格兰仕可以做到在人工智能上灵活应用,可以做到低成本,可以做到更高的安全级别,可以做到更好的能源管理,而这些都是来自于它的开源生态以及它灵活的生态模式。“高效、安全、可定制、低成本,这四个优势会是未来支撑我们的四个支柱。”
格兰仕跟SiFive合作开发的第一款芯片—“细滘”,会应用在格兰仕的所有产品上面。 “细滘”芯片比同级的英特尔等竞品具有性能和功耗上的优势。未来格兰仕还会有更智能、高端的芯片,格兰仕把它叫做“狮山”。对比现有的源自于RISC-V架构的芯片,“狮山”在性能上、能耗有了很大的改进。
他透露,到明年,格兰仕有的不仅是“细滘”产品,还会有全套NB“狮山”处理器,分别应用在格兰仕高中低端产品中。这会令格兰仕的产品在整个行业占据非常独特的优势,因为格兰仕有属于自己专属的芯片。为产品定制专属芯片,这是格兰仕在一段时间前下定决心做IOT时所许下的目标,今天我们已经迈出第一步。
第二是软件。软件有很多种,格兰仕认为是边缘计算。简单来说,如果说云计算是把一些本地的计算工作送到云端的处理器进行处理,然后再送回本地端的话,那么边缘计算就是在更接近本地端,更接近人们所手持的智能终端的位置做这些计算工作。“这个边缘计算的优点有很多,但是其中一点,因为我们要进入到万物互联的时代,只有边缘计算能够给予足够低的延时性,足够快的反应,能够给我们一种安全感,因为计算工作不再是在一个不知名的远方的处理器处理,而是在更接近我们的边缘端做计算。”
所以,格兰仕将跟德国Bragi GmbH一起合作在边缘计算上发力,把AI应用到各种各样格兰仕产品上面。
梁惠强打了比方,比如,一个是将要跑步的人,一个是正在跑步的人,身上都有着各种不同的设备和感应器。边缘计算所能够做到的,实际上就是在很快的速度下,去将数据搜集起来做相应的计算,然后及时去反馈,给到这些用户所需要的意见。“”我们想象一下,这是传统的耳机,把所有的传感器集成在一个耳机上面,我们所能够做到的是通过压力、速度的数据搜集、分析,能够判断出这个用户在跑多快,在什么样的路况上运动,以及他的整个身体功能如何。这种计算跟传统的云端计算是有着翻天覆地的差异,一方面,我们是低延时、低能耗、快速计算。另一方面,传统的、云端的计算是需要大量数据传输,这就会使得安全和速度大打折扣。通过大规模的应用边缘计算,在家电产品当中,我们可以想象到的是每一个现在非智能的设备,可能不是可以联网的家电产品也能够变得智能,也能够变成物联网的一部分。换句话说,我们所做的不仅是通过推出新的高端智能产品,才能够重塑智能家居的生态系统,而是能够同时在低端、中端、高端发力,这是非常颠覆性的概念,也是亟待规模化的一项技术。”
第三、阻碍IOT发展的难题是电力,在一个万物互联的场景下,电力会有两个很大的问题,第一个是把众多的产品连接到一起会产生比以前更多的能耗;第二,如果我们真的要把万物互联应用到极致,我们所需要的电池、电线会达到一个无法想象的长度,这是不可持续的,是一个很严重阻碍IOT起飞的难题,格兰仕未来的产品将会第一次引用无线电力。
什么是无线电力?简单来说就是把电变得像WIFI一样,首先要做到的是在移动的时候还是能够持续的为设备充电。要做得像WIFI一样,只为指定的设备供电。以后我们到一个新的地方,可能不是问人家:你的WIFI密码是多少。而是“你的无线电力密码是多少”,只为你想要充电的设备提供电能;第三要做到超出可视范围也可以充电,即便有些物件挡在发射器和接收源中间,电力还是可以到达最终设备;第四,要做到远距离充电,也就是说所谓的无线电力不是现在所有的,把一个充电板和一个智能终端放在上面,不是那种通过磁场的充电,而是真正的,通过微波射频的充电;第五,也是最重要的,要做到安全,要做到像WIFI一样可以适合在家里、在有小朋友和老人家的地方也能够同时使用。
格兰仕现在要做的是把无线电力的发射器嵌入到家电产品当中。梁惠强说,因为现在无线电力还处于一种发展的萌芽状态,很少能够找到足够多的发射器去把这种电力分发到不同的接收源。其中一个难点就是很难把这些类似WIFI、路由器的发射器安装在每个家庭里面,一个是成本问题,一个是这些发射器需要重新安装在家庭环境里面,可能需要装修,可能会引起很多不必要的麻烦。所以格兰仕会着力于打造无线电力在家用环境的第一个极点,会把无线电力的发射器嵌入到我们的白色家电里面,最大化这些大型电器的表面面积。“大家在屏幕上看到的空调也好,冰箱也罢,未来会有两个不同的功能,一个是继续作为家电的重要一员,其次会作为无线电力在家用环境里的第一个着力点。”
“未来的家庭智能家居会是这样的画面,坐在客厅当中,不需要插上任何的电源,耳机、手机、遥控车,可以配合墙上的挂机,自动地、无缝地蓄电,同时这些不同的电器能够互相沟通,通过数据共享,能够做到真正的互联互通,而且能够在一个低延时、低功耗、快速反应的环境里为终端消费者创造更多可以触摸到的价值。这个才是属于每一个人的无线生活,才是一个智能家居应该有的样子。”梁惠强表示,格兰仕的愿景是把芯片、边缘计算、无线电力三者融到一体,把三个技术真正集成,产生一个物联网的解决方案。“在未来,我们的理想不仅是把所有带电的电子设备(无论是智能还是非智能)连在一起,并赋予它智能的生命力。我们还希望把现有的、所有的非带电设备都变得能够连接起来。换句话说,每一套沙发,每一张茶几,每一个枕头,每一幅画,我们都希望能够有芯片、边缘计算、无线电力的支撑,能够达到数字世界和物理世界真正的交融,成为一个。”(石坚)